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傅科 Jean Bernard Lon Foucault(J.B.L.)

【生卒】:1819~1868

法國實驗物理學家。1819年9月19日生于巴黎。早年學醫,后轉入實驗物理學的研究。

1850年傅科采用旋轉鏡法,比較光在空氣中和水中的速度,測定了光速。他幾乎和A.H.L.斐索同時宣布他的實驗結果:在空氣中的光速比在水中的大,但未宣布其數值。1853年即以測量光在空氣和水中的速度比較的論文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862年傅科改進了實驗儀器設備,才進一步準確地測定空氣中的光速為 289000±500km/s。1851年, 傅科曾在巴黎成功地進行了傅科擺的實驗(見彩圖),直接驗證了地球自轉,因此被授予榮譽騎士五級勛章。

傅科其他方面的貢獻主要是:1845~1847年和斐索合作改善達蓋爾照相術,并用于天文攝影;1847年把C.惠更斯的錐擺鐘的設想付之實現,用被稱為傅科鐘的裝置測地球的轉動;1848年從分析日光通過含鈉鹽碳弧焰所得的光譜中,觀察到在弧焰的兩條黃線(即鈉光D線)處出現兩條黑線,他認為弧焰能吸收它發出的光(這個事實直到1859年由G.R.基爾霍夫的輻射理論才得到解釋);1855年發現了放在強磁場中的運動圓盤因電磁感應而產生渦電流,后被稱為傅科電流;同年設計了光度計;1857年創制了偏振儀器,被稱為傅科棱鏡;1858年設計了反射式望遠鏡的橢球面鏡;1860年創制了定日鏡的跟蹤裝置。

傅科于1855年曾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1864年被選為會員。1862年被授予法國榮譽騎士二級勛章并受聘為經度局的成員。1865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此外,傅科還是柏林科學院和圣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868年2月11日在巴黎逝世。

《中國大百科全書 物理學Ⅰ》 第368頁 作者 :宣桂鑫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