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楊振寧 Chen Ning Yang

【生卒】:1922~

理論物理學家。1922年 9月22日生于安徽省合肥縣(今合肥市)。在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在吳大猷指導下完成學士論文,1942年畢業后即入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導下研究統計物理學,他的群論知識得益于楊武之。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學做研究生,深受E.費密的熏陶,在導師E.特勒的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1948年獲博士學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學教員,1949~1955年在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該所教授,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愛因斯坦物理學講座教授,并任新創辦的該校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總統授予他1985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章。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范圍很廣,包括基本粒子、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對理論結構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貢獻。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風格:獨立性與創建性強,眼光深遠。

在粒子物理學方面,他最杰出的貢獻是1954年與R.L.密耳斯共同提出楊-密耳斯場理論,開辟了非阿貝耳規范場的新研究領域,為現代規范場理論(包括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大統一理論、引力場的規范理論、……)打下了基礎。楊-密耳斯場方程最近被數學家S.唐納森引用,獲得了拓撲學上的重大突破。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方面的另一項杰出貢獻是:在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因惑的θ-τ之謎即后來所謂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成偶宇稱態,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如果弱衰變過程宇稱守恒, 則它們必定是兩種宇稱狀態不同的 K介子。但從質量和壽命來看,它們又應是同一種介子。楊振寧和李政道通過分析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他們仔細檢查了過去的所有實驗,確認這些實驗并未證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稱守恒。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實驗途徑。次年,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因此,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承認,并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項科學工作,在發表的第二年就獲得諾貝爾獎,這是第一次。

在粒子物理學方面, 楊振寧的其他貢獻包括:費密-楊模型(1949), 與李政道合作的關于二分量中微子的理論(1957),與李政道和 R.奧赫梅合作的關于C(電荷共軛變換)和 T(時間反演變換)不守恒的分析(1957),與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實驗分析(1959)和關于 W粒子的研究(1960~1962)。與吳大峻合作的Cp(宇稱)不守恒分析(1964),規范場的積分形式理論(1974),與吳大峻合作的規范場與纖維叢的關系(1975),與鄒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論(1967~1985)等。

在統計力學方面,楊振寧的貢獻包括:二維伊辛模型的自發磁化強度(1952),與李政道合作的關于相變的理論(1952),與楊振平合作的關于數種模型的嚴格解(1966~1969)等。

在凝聚態物理方面,楊振寧的貢獻包括:與N.拜爾斯合作的對磁通量量子化的解釋(1961),非對角長程序觀念(1962)等。

楊振寧于1971年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他回美以后,對促進中美建交、促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促進中美科學技術教育交流都做了大量工作。楊振寧受聘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楊振寧發表過約200篇科學論文和報告。

《中國大百科全書 物理學Ⅱ》 第1136頁 作者 :倪光烱 汪容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