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湯川秀樹 Yukawa Hideki

【生卒】:1907~1981

日本物理學家。1907年1月23日生于東京,1929年畢業于京都大學物理系,1932年任京都大學講師,1933~1939年在大阪大學任教,研究原子核和量子場論。1939年回京都大學任物理學教授,直到1970年。其間1943~1945年兼任東京大學教授。1948年受聘為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客座教授,1949~1951年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53~1970年任京都大學基礎物理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1975年以后長期患病,1981年9月8日在京都逝世。

湯川秀樹在大阪大學工作不久,在1935年發表核力的介子場理論,預言作為核力及β衰變的媒介存在有新粒子即介子,還提出了核力場的方程和核力的勢,即湯川勢的表達式。按照這一理論,質子和中子通過交換介子而互相轉化,核力是一種交換介子的相互作用。1937年C.D.安德森等在宇宙線中發現新的帶電粒子(后被認定為μ子,見輕子)之后,經C.F.鮑威爾等人的研究,于1947年在宇宙射線中發現了另一種粒子,認定是湯川秀樹所預言的介子,被命名為π介子。由于在核力理論的基礎上預言介子的存在,湯川秀樹獲得194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43年他還因此而獲得日本文化勛章。

湯川秀樹和坂田昌一等人在1937年展開了介子場理論的研究。1947年提出了非定域場理論,試圖解決場的發散問題。在1953年 9月在京都召開國際理論物理學會上,湯川秀樹發表了非定域場的統一理論。他從1946年起主編英文雜志《理論物理學進展》,向國外介紹日本理論物理學的研究成果。

湯川秀樹篤好中國古籍,研讀過《莊子》,不僅在科普著作中常引用《莊子》的話,而且他的物理學理論研究,也有受《莊子》思想的啟發之處。

《中國大百科全書 物理學Ⅱ》 第1011頁 作者 :張質賢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plur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